- 取得連結
- 電子郵件
- 其他應用程式
我們經常看到無課金的攻略,
可是這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嗎?
「課金的話就輸了!」
這似乎是不少手機遊戲玩家的座右銘。隨著手機課金遊戲的冒起,不少玩家為了避免陷入課金的泥沼,決定以無課金為目標,並且嘗試以各種方式追上課金玩家。
可是,無課金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嗎?本文章會探討無課金帶來的各種情況,並討論無課金的真正意義。
無課金的代價
「世上沒有免費午餐。」
經濟學家米爾頓.傅利曼曾以《世上沒有免費午餐》為題著書,指出世上所有看似免費的東西都有代價,而不少人也會用這句說話來說明大家在進行「免費」活動的時候,其實也付出了一些東西,也就是大家所知的機會成本(opportunity cost)。
機會成本的概念,簡單來說就是人必須要作出取捨。例如說,如果一個人決定今天去看電影,那他就不可以在同一時間去登山,這種選擇就是機會成本,而這成本並不限於金錢支出。
一位日本玩家,以自己沉痛的經歷,
告訴大家無課金的界限
回到手機遊戲的討論,部份玩家在提倡無課金遊戲方式的時候,很容易把無課金與無代價混淆,可是無課金也有代價的,而且還可能很高。
一位日本的手機遊戲玩家,在匿名的網誌上寫下一篇震撼的文章,文章題為《在社交遊戲無課金數年,知道的只有一個事實》,文章作者曾經在大學的研究院進修,可是迷上了手機遊戲《龍族拼圖》,為了確保自己能夠無課金遊戲,該玩家為自己訂下多條規則,例如:
「升級的時候要確實把魔力用盡」;
「魔力消費只在剩餘時間是4分30秒以上才進行」;
「遊戲內的水晶達到100顆前不使用」。
簡單而言,該玩家的目標就是不浪費任何遊戲內的魔力以及水晶,盡量利用遊戲內所有可以無課金地進行遊戲的方法與課金玩家競爭。
這看起來很厲害,可是付出的卻是大量的時間以及心思。結果?那位玩家從研究院退學,變成了自由業。
這個例子當然看起來很極端。我們甚至可以斷定該玩家必定是手機遊戲上癮。可是文章提到的一些情況,卻是手機遊戲玩家經常會遇到的問題。
清體力、每日任務一定要做?
「等等,我先清體力。」
例如,該玩家提到為了不浪費魔力,他每天會定時起床玩遊戲,也就是常見的「清體力」行為,更因為這個緣故而睡眠不足。然後又為了打活動而必須很快吃完午餐,連在放工後的同事聚會時也片手不離手機。
這些情況,不就是手機遊戲玩家常遇到的問題嗎?為了不浪費「體力」,於是在每天要定時玩遊戲。如果因為急事而無法清體力,就有不安心的感覺。
手機遊戲限制了一些玩家的生活作息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,一班朋友(都在玩同一遊戲)到外面的餐廳聚會,然後時間一到,突然所有人都同時拿出手機打限時活動。這種被手機遊戲限制的生活作息,不就是無課金的代價嗎?
無論是限時活動還是每日任務,營運的目標就是令大家定時登入遊戲,增加課金的機會。能夠拒絕課金的誘惑是很厲害沒錯,可是讓營運決定大家的生活作息,又算不算是「輸了」?
考慮預算,也考慮自己的時間
「你的機會成本是什麼?」
SOS BLOG 在寫到手機遊戲的文章時,經常提醒玩家要定下預算,確保不會超支。可是或許我們也應該同時為自己定下時間表,確保遊戲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。
沒有定時清體力,感覺好像浪費了金錢,可是想清楚的話,就會發現這不是事實的全部。如果是體力制的手機遊戲,必定存在使用物品補充遊戲的機制。
無課金追上課金玩家的代價有多大?
時間可說是人生最重要的事物之一。正如那位退學的研究院生在文章中的感嘆:
「金錢用完了,還可以賺回來.....可是,時間是不會回來的」;
「這種理所當然的事,以為無課金可以贏到課金的人,卻忘記了」。
結論:課金還是無課金?
到最後,必須要說明的是這篇文章的目標不是鼓勵大家課金,而是希望大家在作課金(或無課金)的決定的時候,需要考慮的理由。
我們很容易把無課金看成是比較好的行為,因為金錢是可見的物件,而網上又有太多課金玩家花費大量金錢的故事(SOS BLOG也有這類報導),因此很自然地把課金想成是不好的行為,更有不少人抱著「課金便輸了」的說法。
手機遊戲也沒有免費午餐的。
可是同時,我們必須理解,無課金並不是無成本,而是把金錢的成本轉化為時間的成本。
每個人的機會成本是不同的。學生可能有比較充足的時間,相對之下,社會人士的機會成本就比較高。因此,每人應該因應自己的生活情況而決定課金還是無課金。
另一點要考慮的是遊戲的性質。如果真的有比較多空閒時間,那投入在一些比較重視時間投入,課金影響不大的遊戲是不是更好?例如說,月費制的網上遊戲,又或者是免費的競技場遊戲(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)。
或許更基本的問題是:花大量時間在手機遊戲值得嗎?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因人而異,可是我們必須要記得:
手機遊戲也沒有免費午餐的。
你有在手機遊戲課金嗎?你對課金的立場是什麼?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感想!